中医认为,肝与胆相为表里,开窍于目,肝主藏血,肝主疏泄,有贮藏和调节血液、排毒的功能。因此,我们要保护好这个肝脏,以免它受到损害。
首先:心情开朗
中医讲究情志养生,要想肝脏强健,首先要学会制怒,就算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,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,从而使肝火熄灭,保持乐观开朗、无忧无虑,使肝气正常生发、顺调。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,分别是怒、喜、思、悲、恐。其中,肝脏对应的是“怒”,正所谓“怒伤肝”,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。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,影响肝的疏泄功能的。肝主疏泄,疏泄是“疏通”,“舒畅”,“条达”之意,因此情绪不舒畅时,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,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,对住大海、高山放声呼叫都可以,总之切不可憋在心里,以致伤害肝脏。
其次,中医养生是特别强调作息有律、起居有常
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: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,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,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。因此,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,保证充足的休息。此外,中医认为“人卧则血归肝。”因此,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。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,要及时休息补充体能,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,以消除疲劳的感觉。来源:68分享网 www.68fl.cn
第三,可以通过食来补护肝
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来有“五色饮食”的说法,而肝主青色,“青色入肝经”,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,例如菠菜、西洋菜、芥蓝、青瓜、冬瓜、绿豆等,具有滋阴润燥,舒肝养血的功效。此外,“肝性喜酸”,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,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,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。一些酸味食物,如山楂、山萸肉、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。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、油腻食品,少喝酒。
第四,通过健脾护肝
中医认为,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,其中肝属木,脾属土,木旺则乘土。肝主藏血,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,脾主统血,为气血生化之源。脾气健运,气血生化有源,血量充足,则肝血充盈。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,多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,推荐党参、山药、茯苓、白术、薏仁、扁豆等,对调养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。来源:68分享网 www.68fl.cn
第五,不少中药都具有健肝疏肝的作用
如山楂、决明子、郁金、陈皮、茵陈、白芍、葛花、枳壳、绞股蓝等。这些中草药在中药店都有的,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自己平时可适当配一些袋泡茶饮用,不仅对脂肪肝的恢复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,应酬多、需要饮酒的人群经常饮用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。如果觉得自己制作袋泡茶麻烦,也可以喝一些制作好的保健茶,养生健肝茶作为一种常见的护肝保健饮品,其中就含有绞股蓝、溪黄草、柴胡、灵芝、枸杞子、猪苓、甘草等中草药成分,具有冲泡方便、口感良好等优点,对上班族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中医讲肝脏-主藏血
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曰:“故人卧血归于肝,肝受血而能视,足受知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摄。”
主藏血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:(1)调节血量:当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,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,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,则血运送至全身,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,故有“肝藏血,心行之,人动则血运于诸经,人静血归于肝脏”之说。若肝藏血功能失调,则血液逆流外溢,可出现呕血,衄血,月经过多,崩漏等出血性疾病。(2)滋养肝脏本身:肝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,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,即所谓“肝需血养”,若肝血不足,则出现眩晕眼花,目力减退,视物不清。因肝脉与冲脉相连,冲为血海,主月经,故肝血不足,冲任受损,女子出现月经不调,量少色淡,甚者经闭。
以上是关于肝的中医养生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
在此推荐几个对肝养生有帮助的穴位:
春天五行属木,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,因而春气通肝。在春天,肝气旺盛而升发,人的精神焕发。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,都易损伤肝脏。因此,顺应天时变化,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,“未病先防,有病防变”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。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、经营好。借此博客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大穴:大敦、行间和太冲。
1、 大敦穴 :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,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。“敦”是厚的意思,“大敦”就是特别厚。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,“井”是源头的意思。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“大敦”穴。 大敦穴可以按摩,也可以艾炙,有清肝明目之功效,可使您头脑清晰,神清气爽。现代人整天工作繁忙,身体疲倦,但是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,早上醒来神不清、气不爽,身体倦怠,一点精神也没有,这种症状非常普遍。介绍个能使你神清气爽的早醒穴道指压法。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"大敦穴"。指压时强压10秒钟左右,才慢慢吐气,每日就寝前重复10此左右。迟醒的早上,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。
2、 行间穴 :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。它是一个火穴,肝属木,木生火,如果您肝火太旺,就泻其火。而“行间穴”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。春天肝火盛,多揉“行间穴”,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。来源:68分享网 www.68fl.cn
3、太冲穴 :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,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。有人把“太冲穴”比作人体的出气筒,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,也是肝经的火穴,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。所以通过按揉“太冲穴”,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。 “太冲穴”很好找,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,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。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,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,说明肝火比较旺盛,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。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,然后从“太冲穴”向揉到“行间穴”方向推揉,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。切记是由“太冲穴”向“行间穴”方向推揉!!!!!!
推荐文章 | |
![]() | ![]() |
春季养生之祛湿 | 伤寒论50味主药 |
![]() | ![]() |
中医十二时辰养生 | 初春养生之春捂 |
![]() |
![]() |
茶文化 | 艾灸宣传片 |